产业“活水”润好水沃土
来源:固原日报 2025-10-14 09:40:34
秋日的固原市隆德县好水乡间处处跃动着生机与活力。田畴里,孕育着丰收的希冀;厂房内,轰鸣着发展的强音。从马铃薯基地的农机穿梭,到帮扶车间纸制品的流水产出,再到蔬菜大棚里的忙碌采收,一个个特色产业,正成为连接千家万户的“金纽带”,让“在家门口就业、靠好产业致富”的愿景,照进现实。
近日,在好水乡后海村马铃薯种植基地,大型拖拉机来回穿梭,将粗壮的马铃薯藤蔓粉碎还田,为后续收获作业铺平道路。2010年,目睹村民深陷“靠天种薯”的困境,后海村党支部副书记潘跟平牵头成立隆德县瑞平马铃薯专业合作社,以“建组织、带农户、兴产业、增收入”为目标,逐步突破传统马铃薯种植的桎梏。
如今,瑞平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已流转土地1600多亩,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与病虫害精准防控,年产量可达6000吨,年总收入超350万元。更让潘跟平欣慰的是,合作社的“辐射圈”持续扩大,带动40多户脱贫户、180余户周边农户及6个家庭农场共同发展马铃薯种植,总面积3.5万亩;合作社每年还提供30多个长期岗位,吸纳100多人季节性务工,人均年务工收入1.5万元。
从田间走向车间,好水乡的增收渠道不断延伸。在后海村竹青缘纸业帮扶车间,回旋切割机、全自动抽纸机高速运转,纸张经过裁剪、封装,变成一包包整洁的生活用纸,工人各司其职,生产流程井然有序。据车间负责人介绍,车间聚焦纸业产业链升级,除了生活用纸,还加工竹筷,日产纸制品4吨、竹筷40万双,产品销往县内及周边市县餐饮企业,年收益达700万元,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。
产业的活力,还在永丰村设施蔬菜基地里迸发。走进基地,100多亩蔬菜大棚整齐排列,大棚里西兰苔、豌豆苗舒展着嫩绿枝叶,工人穿梭其间娴熟地采摘。为了让更多农户共享产业红利,基地组建了100人的专业采摘团队,其中60余人实现长期务工,人均年收入3万元至5万元。
如今的好水乡,产业“活水”滋润沃土,奏响发展乐章。从马铃薯的丰收“金链”到纸业的增效“引擎”,再到蔬菜大棚的绿色“银行”,一个个特色产业已然成为驱动乡村发展的强劲脉搏。这脉搏,跳动着产业的活力,更传递着共富的温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