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关键词搜索
首页 专题 原创 纪录 直播 看电视 听广播 主持人

金秋时节,这支农机队正收割庄稼也收获民族团结

来源:人民日报 2025-10-16 14:19:58

秋日田野,一片丰收景象。在宁夏固原市三营镇的玉米地里,玉米秆长了一人多高,两台收割机轰轰作响,金黄的玉米棒子倾泻进车厢,秸秆随即被齐根切断并直接粉碎。机器过处,只剩下整齐的玉米秆茬。

“朋友给介绍了这家收割队,40亩地收2000多元,划算!”三营镇当地户主虎晓伟说。

此时,农机工作队队长何万栋站在不远处,电话响个不停,他正忙着安排协调各地的收割作业。

这位来自固原市西吉县沙沟乡满寺村的村民何万栋,如今已是年收入过千万元的农机服务部的负责人。

来三营镇之前,这支队伍刚结束吴忠青铜峡市的收割作业,未来一段时间,几个小分队将在固原市多地区同时开工。“从9月到11月收完,宁夏全区哪里有活我们就去哪里!”何万栋说。

找了片空闲地,何万栋往地下一蹲,打开了话匣子。干收割前靠长途货运跑营生,2006年入了党。后来发现机械化收割庄稼“钱景”不错,那就试试看,2021年他与几人合伙购买了8台新型收割机。“第一年我们一台机器就赚了18万元!”

看利润可观,何万栋信心倍增。“2022年我们增加到28台,到今年一共80多台——其中有40台是自己买的,另外是从外地收编来的。”何万栋说。

随着农机收割队伍不断壮大,“沙沟农机手”的品牌也越来越响亮。不少外地的农户都主动联系收割队。每年这支队伍都赶赴宁夏青铜峡市、红寺堡区、平罗县等多地收庄稼。

怎么扩大生意,保持竞争力?

他一笑:“多方联系,大家看我人还行,老朋友愿意介绍活,我还常在网上发短视频,不少外地农户直接打电话找来了。”

一旁的队员马成清插话说:“我跟何总从2021年合伙干收割,管理协调的事他解决,我负责开车运输,不管在哪里干活,事情他都能解决好。”

在农机队,开车收割是个技术活,上岗的队员需要专业执照。每次开工前,何万栋都会提醒大家安全第一。“村里的老支书也号召大伙加入农机队,说跟着何总能赚钱,每年外出都能平安把人带回来。”沙沟乡党委副书记赵志杰说。

“何总给钱很痛快,跟他干了三四年,每年出来都包吃住。我主要是把收起的玉米秆拉到农户家里,已经干了20天,再干20天,能收入2万元。”家住平罗县的马志平表示,家里养了40多头牛,出来赚个牛草料钱。

目前,农机作业服务团队已有264名群众参与,收割机88台、装机50辆、翻斗车100辆,年收割服务总产值达1200万元。农忙时还要临时雇佣200多人,每名务工人员务工收入2.2万元。

每次农机队外出服务,何万栋都会管理食宿,一日三餐管饱,安排就近的宾馆休息,时常与大家吃住在一起。

沙沟乡是回族群众聚居乡镇,加入农机队的外乡群众有不少其他民族,生活习惯不同的问题如何解决?

“大家来了就是兄弟,同吃同住同劳动,从来没因为民族习惯不同影响工作。”何万栋说。

“我们还利用农闲时间组织群众培训,既教授技术,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。”赵志杰说。今年3月,西吉县总工会在沙沟乡启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试点,全乡11个村全部成立了村级工会组织。工会积极组织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等,引导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、共同繁荣发展。

聊到这,有人算起了账。何万栋的农机服务队固定有200多人参与,两个月的食宿费用和工资费用算下来也有大几百万元,再除去日常的开销和损耗,何万栋自己可没落下多少钱。

何万栋却说:“为大家服务么,把人带出来,他们信任我跟着我干,就要让大伙都能赚到钱。今年收成好,争取明年换新设备!”

远处田野上,沙沟农机队的队员们正开足马力收获……

栏目推荐

宁ICP备 0500119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6412018000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1007号

Copyright © 2006 - 2025 www.nxtv.com.cn, All Rights Reserved

宁夏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6015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