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关键词搜索
首页 专题 原创 纪录 直播 看电视 听广播 主持人

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校园深深扎根——吴忠市扎实推进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

来源:吴忠市新闻传媒中心 2025-09-25 08:52:43

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手抄报,绘出了民族团结进步新风尚;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活动,表达了心手相连的民族情;一面面图文并茂的文化墙,展示了民族团结正能量……近年来,我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全面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工作,将民族团结的种子种进师生的心里。

9月8日,迎着初升的太阳,吴忠市第一幼儿园的孩子们站在国旗边,用稚嫩的小手触摸、传递五星红旗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,要从娃娃抓起。我市高度重视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,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学校重点工作,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。市委统战部、市教育局、市公安局、市妇联等部门建立日常联动机制,搭建社会育人平台,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、以家庭教育为基础、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工作格局。

9月1日,在吴忠市利通街第一小学的会议室里,该校党总支书记周晓玲结合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经验,为全体师生上了一堂民族团结“开学第一课”,引导师生传承红色基因,弘扬优良传统。该校抓住课堂阵地,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课程,围绕“讲党史故事、做薪火传人”开展主题活动,打造了一支由党员、思政教师组成的红色基因讲解员队伍,切实做到把党的创新理论“讲深”、把红色故事“讲活”、把时代新人“育强”。“我们通过挖掘和运用课程资源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,尽可能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进课堂、走进学生心中,为做好校园民族团结教育奠定基础。”该校教师马丹说。

9月15日,吴忠市利通区第十一小学乡村少年宫里琴声悠扬,笛声婉转。在“石榴花开”主题作品展区,五年级学生马熙玥展示她创作的绒绣作品。校长桂文军指着墙上的学生作品说:“这些融合各民族元素的麻编、陶艺作品,都是孩子们在‘非遗进校园’课程中完成的。”

作为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,利通区第十一小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德育活动、课堂教学、社会实践、劳动教育相结合,通过陶艺、古琴等“非遗进校园”课程,引导学生在设计制作各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的过程中,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。

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我市不断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思路、新方法,用特色课程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。各中小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党史等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,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间操、升旗仪式、班级活动、养成教育等日常德育,引导各族学生感悟“三个离不开”。

9月16日,在吴忠市裕民小学的花馍艺术工坊里,学生以彩色黏土为材料,学习制作形态各异的花馍,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。“这个石榴有56颗籽,就像我们56个民族紧紧抱在一起。”学生王潇‌用彩色黏土捏制石榴造型花馍,她身旁的展台上,十二生肖、吉祥花卉等作品琳琅满目。该校副校长马晓蓉介绍,依托美育课程和社团活动,学校开设“年俗里的非遗”“当沙画遇到非遗”等课程,进一步让非遗的种子在校园扎根、开花。

当天,利通区第三小学与甘肃、山东、上海等地九所学校相聚“云端”,共同开展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主题活动。活动中,利通区第三小学少工委将不同地区、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与价值观内涵相结合,组织少先队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绘制画作长卷,展现少先队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。“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深耕思想沃土,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、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”该校校长马文强说。

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,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资源。我市各中小学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书育人的重要素材,利用革命博物馆、影像资料等红色基因库,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景点、探访革命圣地等,引导学生在“行走的思政课”中更加深入地了解革命历史的发展脉络,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、赓续红色血脉。

吴忠市秦宁中学组织829名师生开展"踏先辈征途 缅英烈忠魂 扬青春之志"主题教育活动,2025级军训学生以12公里行军拉练结合烈士陵园祭扫的形式,完成了一堂"行走的思政课"。“通过这些活动,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、在学习中成长,真正做到让思政课入脑入心,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。”该校党政办主任赵全斌说。

近年来,我市持续夯实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“筑基”工程,各中小学把重大时间节点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,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交通劝导、护绿护河等学雷锋活动,以小主人担当社会大责任。如今,在吴忠,青少年在探寻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,在传承红色基因、赓续红色血脉中厚植家国情怀,正健康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
栏目推荐

宁ICP备 0500119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6412018000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1007号

Copyright © 2006 - 2025 www.nxtv.com.cn, All Rights Reserved

宁夏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60158号